本平台是一个去中心、分布式的版权区块链体系,通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版权登记、确权、交易、公证等功能,致力于创建开放的生态, 改善版权保护环境,提升版权交易的能力,实现数字内容的有效流通。
1、 版权登记
存证证明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提供票据、通信记录之类的就可以办到,但这些并不严格,因为这些证据都是非常容易被伪造和销毁的。要完成证明,必须依赖强有力的证据链,这个必须是任何人都无法伪造和销毁的,或者说伪造成本是极其高昂近乎不可能。
区块链所建立的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这种共识机制结合了数字加密和博弈论,使得参与者无须任何外部强制约束的情况下即自行形成了相互牵制的可信环境。这种可信的环境去除了中心化授权外部的管制的必要性,甚至恰恰建立在互不信任的基础之上,于是这种去中心化、去信任的区块链架构所解决的正是这个充满虚拟与匿名的网络世界的信用与治理问题。
区块链存证流程如上图所示,文创作品版权信息通过服务平台的接口服务上传,服务平台对检测报告进行Hash计算,将Hash值与报告进行关联打上时间戳证明,存入区块链。对作品的著作权人所拥有的版权进行一个登记,从而确定权利归属和证明。
本平台先着重于从未公开发行/ 创作中/ 还未发表的作品开始, 区别于传统的版权登记方式, 区块链登记系统从创作一开始就保护创作人的权益。 创作人可以在创作中期,后期,自由的选择在合适的时间段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平台上。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创作人的权利归属和证明。
(1)基于实名的身份验证的版权保护网络
任何一个需要保全证据的参与者必须经过身份验证才能成为版权保护网络的用户。证据保全者向可信服务器(即区块链服务节点)提交申请材料,包括身份等信息,可信服务器验证通过后,会将证据保全者加入版权保护网络,并生成一对秘钥(包括公钥和私钥),加入到版权保护网络中。整个过程仅需通过可信服务器开放的接口进行完成,操作简单。
(2)基于加密技术的证据上传与校验
加入版权保护网络后,会获取到一对秘钥,包括私钥和公钥地址,可通过可信服务器接口进行电子证据上传,可信服务器对电子证据进行校验,包括对该电子证据的来源的合法性和数据签名的真实性进行验证。
通过公钥对该电子证据的数字签名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即认为接收到的电子证据的签名是真实的。若不合法,则不进行后续处理。
(3)基于哈希的数字指纹保存与防篡改
可信服务器针对验证为真实的电子证据采用哈希计算(sha-256)生成一段时间内上传的电子证据的数字指纹,加上相应的时间戳一起写入区块链防止被篡改,同时将生成的区块广播给系统所有节点,网络节点同步更新区块链信息。
(4)基于云存储服务器的数据存储
由于电子证据具有海量性,因此区块链上仅是存储电子证据的数字指纹。为了满足后期验证的需要,电子证据被可信服务器验证通过后,会发送给云存储服务器进行存储。
存储后,若需要应用该电子证据,则从云存储服务器中获取该电子证据,然后对该获取到的电子证据进行哈希计算,并将哈希计算结果与区块链中存储的数字指纹进行比对,
若不一致,则很容易判定云数据库(即云存储服务器)被篡改。
2、交易所有权转移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包括事务处理和保存的机制,以及一个完备的状态机,用于接受和处理各种智能合约;并且事务的保存和状态处理都在区块链上完成。事务主要包含需要发送的数据;而事件则是对这些数据的描述信息。事务及事件信息传入智能合约后,合约资源集合中的资源状态会被更新,进而触发智能合约进行状态机判断。如果自动状态机中某个或某几个动作的触发条件满足,则由状态机根据预设信息选择合约动作自动执行。
通过智能合约平台可以自动进行交易后的所有权转移。也可以对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分开登记。 经创作人授权的使用权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完毕后, 区块链通过智能合约可以将使用权自动转移至经过授权的一方或者权利人,充分保障权利人的利益。通过使用权的转移来活跃租赁交易市场,从而进一步增加权利人的收益。实现数字内容的有效流通。
3、公证
通过区块链数据的不可篡改、可追溯特性, 以及特有的时间戳, 保证作品的真实性, 完整性, 登记信息的不可篡改性。提供版权信息的查询的功能。
返回